2014年,梧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79.3亿元增长到1065亿元,财政收入由56.1亿元增长到1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718.9亿元增长到191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468.4亿元增长到8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1.8亿元增长到328亿元,进出口总额由6.43亿美元增长到12.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427元增长到242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879元增长到8342元。
2015年1至2月,预计梧州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4.3%;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5.2%;财政收入16.52亿元,同比增长1.2%。
二、梧州市西江经济带建设情况
(一)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梧州市以“三年一工程”、西江基础设施大会战和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推进大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新格局。航空方面,梧州西江机场迁建获国家批复立项,进场道路路基全线贯通。铁路方面,南广高铁全线运营,使梧州市铁路建设实现新飞跃,正式迈进高铁时代;柳州经梧州至肇庆铁路柳梧段于去年9月获批立项,赤水圩作业区进港铁路全线动工,洛湛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为梧州市加快构造“丰字型”铁路枢纽奠定基础。公路方面,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完工,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市环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荔浦经蒙山至玉林高速公路、梧州至信都高速公路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建成“一环七射三连线”的高速公路网络;水运方面,长洲水利枢纽三线船闸建成通航,四线船闸加紧收尾工作,一批重点港口码头项目顺利推进,区域综合联运龙头大港逐渐形成。2014年,梧州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8.51亿元;完成公路货运量5200万吨,货物周转量49.78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91%和10.37%;完成水路货运量2179万吨、货物周转量56.7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2%和30%;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100万吨,同比增长4%、约占全区内河货物吞吐量的2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约占广西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的69%。
大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围绕实现“城市功能更完善、市容更整洁、交通更有序、环境更优美、市民更文明、社会更和谐”的目标,总投入461亿元建设154个项目,大力实施城市建设三年提升工程。梧州市突出抓好七项工程:
——实施城市规划引领工程,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11项专项规划编制,明确未来20年城市发展蓝图。
——实施城市新区拓展工程。加快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红岭新区中央商务区、玫瑰湖景观提升工程、太和新城等项目加快实施,公共配套设施功能日趋完善。目前,苍海新区跨湖大桥、岸线景观、环城水系等项目稳步推进,环湖道路已粗通,“一湖两岸”框架基本形成。
——开展旧城改造工程,重点抓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确保2017年底完成7.0618万套(户)的改造任务。目前,梧州市已启动14000多户改造工作,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55.81亿元,到位资金14.1亿元,出台了《梧州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指导意见》和《梧州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资金管理办法》。
——实施城市公园规划建设工程,抓好广西第六届园博会展园、玫瑰湖公园、狮卧山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体现梧州特色的城市公园。
——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区运会体育场馆,努力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进度。
——实施城市畅通工程,重点抓好城市地上、地下管网改造建设、城市停车场建设等工作。
——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继续推进西江大桥至盘龙坳隧道道路沿线二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城市绿道、街道小游园、小景点建设,加强城市占道经营、随意摆放、私搭乱建等违规行为的整治。
大力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思路,以开展园区建设(招商)年活动为抓手,以培植千亿元园区、百亿元园区为目标,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接能力。梧州工业园区内的酒店、双语学校、幼儿园、园区广场、电影院、客运站等配套工程全部建成;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主干道——塘源一路项目实现粗通,大园桥已建成;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完成了一万亩规划红线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完成主干道及排水渠、园区边坡工程等项目建设。2014年,梧州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2.45亿元,同比增长11.6%。
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微软创新中心、中兴云数据中心等信息化项目,启动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
(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粮食生产实现稳产丰收,梧州市“菜篮子”基地面积达1.2万亩,水果、六堡茶和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00万亩,规模养殖场达839个,岑溪市西江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被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45个,新发展家庭农场98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工业质效稳步提升。梧州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外部环境,出台了《在新常态开展工业巩固提升工程的若干措施》,采取9个应对措施,重点帮助解决涉及园区、企业发展的38个重大问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梧州市完成更新改造投资380.6亿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再生资源和再生不锈钢制品两大产业实现总产值850亿元,电子信息、建材等产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达697件,增长63.2%,专利授权73件,增长135.5%。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24家,新增3家。
园区提质扩容成效显著。梧州市园区经济对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集聚发展成效突出,超百亿元产值园区达7个,其中,不锈钢制品园区超500亿元,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梧州工业园区超300亿元,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突破百亿元大关。2014年,梧州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788.38亿元,同比增长15.53%;工业增加值518.85亿元,同比增长8.34%;实现税收39.41亿元,同比增长10.28%。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市商贸物流园区、毅德商贸物流城、中恒国际医药物流产业园、岑溪泽仁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快速推进,旺城广场、梅西生活广场建成营业。抓住高铁开通机遇,推动旅游业发展,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3家和四星级农家乐5家。同时,出台《新常态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升的实施意见》,从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等18个方面出台措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三)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东向”战略,梧州市加强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城市的合作,特别是与广东省相关城市的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成功召开肇梧战略合作第三次和第四次市长联席会议,重点合作项目(事项)由2013年的26项增加到38项。与云浮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佛山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广州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即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粤桂两省(区)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实施方案;召开广西银行业支持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座谈会,现场签订授信金额656.36亿元;探索“园中园”开发模式,新加坡产业园、国光电子产业园、中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项目进驻试验区。《梧玉贵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获批准实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梧州宝石节、第十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暨六堡茶交易博览会、第四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和首届中国(梧州)国际健康养生产业资源合作与投资促进大会。承接产业转移保持良好态势,2014年完成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491.5亿元,增长9.9%。
(四)生态环保建设强化,发展底线进一步筑牢。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筑牢发展根基,扎实保障环境质量。2014年,梧州市森林覆盖率达75.8%,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江河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4%,规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6%,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列入自治区2014年年度减排计划的119个项目实施顺利。生态村镇创建取得初步成效,获自治区级生态乡镇2个,市级生态乡村19个。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189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建设,桂东人民医院、八中学生宿舍楼太阳能热水工程和国龙大酒店水源热泵空调热水工程等5个项目投入使用,15个公共服务建筑工程实现开工,共拨付补助资金2303万元。清洁乡村活动实现全覆盖,生态乡村活动全面启动,建立17个自治区级和8个市级清洁示范田园,建成镇村生活垃圾中转站19个、垃圾处理设施824个。完成主要通道两侧绿化造林27340亩,其中新造林8388亩、补植改造12826亩。
三、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的困难
综合交通运输、物流对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梧州市尚未形成现代化的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航道等级低,通航能力不足,再加上西江流域物流体系不完善,柳肇铁路也迟迟无法开工,使得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效率不高,导致高运输成本和低运输效率,影响了区域内要素流通及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梧州市与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水平差距大,难以融入其产业链条。虽然近几年梧州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初步构建起门类齐全的现代产业体系,但与这些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巨大,梧州市现有的产业基础无法对其产业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互补作用。
三是与粤港澳地区在合作过程中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梧州市希望通过向粤港澳地区的先进生产力靠拢来提高发展水平,而粤港澳地区则担心梧州市引进的产业形成新的污染源,对西江下游产生不利影响。
四是项目建设用地和资金不足。导致很多承接过来的产业项目迟迟不能落地,不利于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加快发展。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责任编辑:柳景舒
作者:文/陈伟强、何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