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梧州西江南岸,柏油马路与乡间小道相间,一辆辆满载黄土砂石的大货车往来不绝,工地上热火朝天忙施工。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山林荒地,如今项目地块成片成型,一个跨两省边界为轴心、横跨西江两岸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已初步建成。
2014年金秋,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我国第一个跨区域、跨流域、跨省际合作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在广西梧州市和广东肇庆市交界处建立。
从此,桂东粤西,春潮涌动;千里西江,百舸争流。
先行先试大胆创新
作为两广“联姻”的结晶,经过两年的发展,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已进入全面加快建设阶段。加快试验区的发展步伐,开放尤为重要。
对此,试验区大胆走出去,做好“快决”“亲商”文章。今年以来,试验区与自治区工程咨询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广西首创项目前期工作承包制,得到广州海关、南宁海关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支持,与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建立“区区合作”关系,优化了试验区的发展环境。
为做好“快决”机制,打造“亲商”环境,试验区提出:在试验区注册公司,当天完成所有的登记注册手续;租赁标准厂房,当天就可以具备进场安装设备的条件。试验区把投资者当自己人,把投资者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完善服务企业责任体系,确保每个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到落地投产,均有一位责任领导、有一位招商专员全程跟踪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以诚意促合作共赢,试验区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筑巢引凤产业集群
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两年前的山野林地,如今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试验区可说是一天一个样。
公共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珠品桥、国光大道、望江路、电子大道等全面启动建设。省际联通的基础设施也在加速对接,广佛肇梧高速公路、西江干流3000吨级航道、粤桂大桥等加快建设,水路、铁路、公路、民航和管道运输多种综合交通方式加快衔接。同时,试验区内各片区主干道、码头、管网等基础设施加速完善,试验区“外通内联”交通网络有效构建,基本形成东西部交通互联互通新格局。
截至今年10月底,试验区入驻企业达到21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3.68亿元,同比增长14.9%。试验区基本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及林产林化产业集群。微软、中兴、比亚迪、国光、大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龙头企业不断登陆,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招商引资后劲十足
今年以来试验区抢抓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在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10月,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8.5亿元,同比增长26.9%。
7月,在桂粤合作驻点招商大行动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表现亮眼,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吸引了众多广东客商垂青。试验区与前海德润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成功签约10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项目。
9月,在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共签约项目13个,投资总额182亿元。
10月,2016广西·香港CEPA服务业合作交流推介会上,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与香港红牌集团签署红牌智慧家电孵化园项目投资合同,标志着智慧家电孵化园正式落户试验区。
这一组组喜人数据正是试验区招商引资后劲十足的体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徐文伟表示,下一步试验区将继续弘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善于协同”的精神,进一步开放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把试验区打造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省际合作机制创新区、东西部合作示范区。并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上规模、十年大发展”的目标推进,至2030年,试验区开发建设全面完成时,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将达1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梧州市。
责任编辑:蒋美凤
作者:记者/康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