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总体工作方案》和三个配套文件(简称“1+3配套文件”),这是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推动两广一体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应运而生,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作为两广“联姻”的结晶,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已进入全面加快建设阶段:体制机制突破创新,招商引资项目集聚,基础设施逐步完备……今年以来,试验区抢抓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实现经济指标“双过半”。
破而后立勇于改革创新
打破常规,先行先试,破而后立。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改革创新更需要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时代精神。试验区成立以来,这颗珠江—西江经济带上的明珠一直备受关注,从国家到地方都推动试验区加快开发建设加快步伐。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工作,专题研究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相关问题。今年7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1+3配套文件”,提出试验区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金融体制、创新园区发展机制等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为试验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寄寓自治区对试验区在改革发展重点环节取得创新突破的殷切期望。市委书记黄俊华要求,梧州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试验区“1+3配套文件”学习贯彻落实,全面用好用活政策,依靠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改革发展红利。
试验区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完成相关方案办法上报工作。“勇担先锋使命,建设一流特区”的誓言不仅摆在粤桂大厦顶层,还写在每位粤桂人的心中。
扩大开放区域合作发展
加快试验区的发展步伐,开放发展尤为重要。对此,试验区大胆走出去,做好“快决”、“亲商”文章。今年以来,试验区与自治区工程咨询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广西首创项目前期工作承包制,得到了广州海关、南宁海关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支持,与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建立“区区合作”关系,优化了试验区的发展环境。以诚意促合作共赢,试验区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在广西重点投资项目(广州)推介洽谈会上,来自深圳的中国PPP研究院理事、中财国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益闻切实感受到了“粤桂速度”。中国PPP研究院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正式签约后,刘益闻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经济促进局局长何杰华一同回到梧州,办理公司注册相关手续。“公司注册手续完成非常快,这样的工作态度让投资人觉得放心。”刘益闻感慨道。
“粤桂速度”背后是试验区做好“快决”机制,打造“亲商”环境的努力。试验区提出:在试验区注册公司,当天完成所有的登记注册手续;租赁标准厂房,当天就可以具备进场安装设备的条件。试验区把投资者当自己人,把投资者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完善服务企业责任体系,确保每个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到落地投产,均有一位责任领导、有一位招商专员全程跟踪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亲”和“清”的政商关系。
筑巢引凤力推项目落实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山野林地,如今项目地块成片成型,一个个重大项目快速上马。试验区以“5+2”、“白+黑”的工作新常态推动建设,以实施“412”攻坚工程为抓手,把开展“两多一敢”活动与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投融资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具体方案,梳理问题清单,明确责任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可说是一天一个样。公共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基完工,珠品桥、国光大道、望江路、电子大道等全面启动建设,航天北斗、丰歌绿屋科学建造、丰冠风光能、塘源污水处理厂、碧清源等项目已进入厂房建设阶段。江南指挥部工程建设部负责人黄立堂告诉记者:“我们每一天都会有一个碰头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协助项目顺利开展,保证路通、水通、电通。”
“试验区推行的项目落地“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十分到家。”广西丰歌绿屋建造科技有限公司是试验区最早签约入驻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卢旭东表示,项目落地后推进顺利,目前一期工程地基基础部分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底可完工。
据统计,截至6月试验区入驻企业达到202家,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1.9亿元,同比增长15.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40.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3%。
下一步,试验区将继续弘扬“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善于协同”的粤桂精神,进一步开放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把试验区打造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省际合作机制创新区、东西部合作示范区。
责任编辑:蒋美凤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