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托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
珠江-西江经济带上接云贵,纵贯两广,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珠江-西江流域自然禀赋优良、航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发展潜力巨大,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珠江-西江经济带东接珠三角与港澳,西靠西南腹地,北接中南地区,南临北部湾地区,面向东盟,是连接珠三角和西南中南经济腹地的桥梁和枢纽,也是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地处珠江-西江下游的珠三角地区率改革开放之先河,广州发展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国际大都市,与佛山等城市共同形成了开放度高、市场成熟、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众多的珠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
广西区位独特、资源丰富、山水秀美、生态优良、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近年来,南宁市经济发展快速,城市规模与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以南宁为核心,北部湾城市群初露端倪。
珠江-西江经济带将广州、南宁两大核心城市连接起来,也将珠三角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连接起来,将有力促进东西互动、优势互补,极大地发挥广东、广西的潜力,使之成为横贯我国南部的新的经济支撑带。
二、促进协调联动,实现经济带共同发展
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既有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广西、云南、贵州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积极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带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形成经济带协同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对于形成新的经济支撑带至关重要。
广东、广西山水相连、人缘相亲,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差异性、互补性强。近年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平台,两广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但是,由于行政区的分割,不仅广东、广西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且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也很大,这不仅阻碍了经济要素的流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市场规模的扩大。
广西、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居民较多,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约束,迫切需要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目前,广东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广西则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筑巢引凤”。《规划》对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有效对接,深层次拓展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带上下游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将促使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广东、广西加快开放合作步伐,将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珠江-西江经济带要坚持把产业园区作为深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广西应积极主动承接广东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广东与广西产业的有效对接,推动经济带开放合作及广西经济加快发展。粤桂毗邻的肇庆、云浮、梧州、贺州、玉林可开展跨区域产业合作,探索共建产业园区新模式,可以探索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是广东与新加坡、德国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园区典范,珠江-西江经济带可学习借鉴上述园区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推动经济带创新发展。
三、实施全方位开放,促进全面开放合作
2013年以来,中央就对外开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特别是把东盟作为我国对外区域合作的优先方向,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珠江-西江经济带衔接北部湾,面向粤港澳和东盟,在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构筑西南中南开放大通道,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对于提升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水平,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的实施为经济带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全面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的平台,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联系、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但东盟各国与广西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互补性不强,而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加快发展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强流域上下游合作,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品大量销往东南亚地区,其生产基地的转移才能成为现实。广西、云南具有与东盟国家开展全面合作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借助珠江-西江经济带,吸引和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建工业园区或开发区,不断提升次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责任编辑:柳景舒
作者:肖金成